心脏移植手术后性情大变,本来应该只是影视剧中才有的桥段,却没想到,生活里还真的有!
换心后
学渣变学霸
浙江湖州的小翔刚刚17岁,身高厘米,体重57公斤,五官立体,算得上是一枚“小鲜肉”,正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
但是,3年前,他只是个成绩很一般的孩子,根本考不上重点高中。
而他从学渣变身学霸的原因,大概是14岁时候的一场心脏移植手术。
5岁的时候,小翔因频繁胸闷查出肥厚性心肌病,每天都要大量吃药,也不能和同学一起奔跑玩闹,甚至就连坐着的时候都会突然心悸。
年9月,小翔的心脏病仅凭药物已无法压制,于是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
从此之后,小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说:“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个是心理上的。手术出院后,我立马就感觉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一种从没有过的轻松,这种轻松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生活还是美好的,我的人生也充满了可能。”
从前暴躁任性的小翔变得懂事乖巧,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小翔的姐姐说,“我们都觉得他移植之后,变得聪明了。”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换心后
仿佛浴火重生
徐先生(化名)曾患有尿毒症和扩张性心肌病,而且受尿毒症影响,他心功能减退的速度比一般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要快得多。
年,他接受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天,他浴火重生。
“当时,我对心脏移植并不了解,完全是抱着赌一把的心理去的。”徐先生说。移植后前两年,他听到身边人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变了”,就连他的妻子都说他简直判若两人。
曾经每日抽烟酗酒,作息混乱的徐先生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徐先生热爱生活,想努力成为儿子的榜样!
他说,移植后,他意识到生命可以很短,短到你做不完一件事;生命也可以很长,长到你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而活着就应该好好活,去实现一个个目标。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心脏移植手术真能让人“变心”?
只是一场手术就能让人突然发生这样巨大的改变,对许多人来讲,确实不可思议。
但是,小翔和徐先生的故事却又真实地发生了。
难道,“换心”真的能让人“变心”吗?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经过20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
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
对此,国内医学专家还有一些不同看法——
医院心外科主任王奇:
这由手术的技术成熟程度和患者的认知决定的。因心脏移植术属于医学界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患者的心脏会出现停止状态,在心脏复苏的过程中,心脏内部会进入气泡,从而产生器质性改变。身体上的器质病变,使得他们在认知方面出现了障碍,也导致性格出现轻微变化。
医院心内科教授张澍
病人性格发生变化和手术后使用的药物也有关系。比如,器官移植的病人必须使用抗免疫药,而这些药就有一些影响神经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就可能带来病人性格的变化。另外心脏移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需要经历麻醉、开刀等很多道程序,这些程序也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河南医师陈定学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心脏除了血液循环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出一些化学分子,如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等。心脏极可能还会分泌出一些“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蕴涵着捐献者个体的一些信息,导致被捐献者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梦境等发生改变。
但是这些说法,还没有得到主流医学界的认可,也仅仅是猜测。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变心”究竟为什么?
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心脏病区主任马量主任医师介绍,“换心人”的性格改变,更多的还是患者自身精神层面的改变。
从医学的角度讲,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随着心功能的好转,其机体的各个机能都会有所改善,不再容易疲劳。
从精神的角度来讲,一场心脏手术,对一般人来说,无异于走了一遭鬼门关,性情多少都会发生改变。
的确,经历过生死的人,往往更能从容面对生死,更愿珍惜善待生活。
而一个深爱生活的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做出改变。
中国新闻网综合都市快报
编辑:朴丽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zyzl/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