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治疗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猝死离你并不远保命常识告诉你

来源:心肌病治疗 时间:2017-10-18

猝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临床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约占75%。夏季是猝死发生的高危时期,夏季气温高,会使人体发生应激性变化,从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增加。

有些人血压不稳,夏天血压波动尤其大;进行户外活动时,因为活动量过大,体内代谢加快,导致心脏负荷加大等,都是造成夏季心源性猝死高发的重要原因。

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吹空调或洗冷水澡等。

突然的冷刺激可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一过性突然升高,甚至冠状性动脉一过性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能造成恶性心律失常而引发心源性猝死。

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死于心律失常,其中部分患者是突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上速、室颤等,或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窦停、逸搏心律等。

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早期诊断,靠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或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方式,降低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猝死风险。

亚健康一族小心,猝死非恐吓

容易发生猝死的,除了Brugada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患者,主要还包括以下两类「正常」人群:

1.患病而不自知者

患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瘤等器质性疾病,此前未发作或常规检查未检查出来,如遇到外界刺激可能诱发猝死。

2.亚健康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冠脉有斑块,遭遇天气、情绪等应激因素可令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堵塞,导致急性心梗发生;部分亚健康族受外界刺激后冠脉血管易痉挛,也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记住这些猝死发生前的预兆

心源性猝死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而且猝死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可能都有猝死预警先兆。

猝死的征兆包括: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及黑朦等,由于这些症状并不严重,经常被忽略。

具备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常见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包括:

1.抽烟、酗酒、肥胖。

2.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

3.糖尿病、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

如何预防猝死?做好6件事

如出现猝死先兆,应及时就医。但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1.适当、适时运动。早晨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期,对于心脑血管老化的老人而言,最好傍晚锻炼,推荐打太极拳、游泳等方式;有潜在心脑血管危险的年轻人,亦应避免高温下户外剧烈运动,可挑选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的运动。

2.切忌久坐不动或长期站立,避免发生因肺栓塞而引起的非心源性猝死。

3.戒烟限酒。

4.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5.保证充足的睡眠。

6.保持愉悦的心情。

编辑:高伟珊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

.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zyzl/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