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启动时间越早,其获益越多。自年9月开始,一系列研究相继公布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特殊筛选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溶栓治疗决策需要全面且个体化的评估。由于时间窗的限制及各医疗机构间的条件差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前完善核磁共振是否是必须的?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郑华光副主任医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观点:在具备核磁共振的医疗机构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需要核磁共振。
1.卒中类似症(Strokeminics)鉴别诊断
研究显示,30%溶栓患者可以出现卒中类似症,而MRI的DWI及PWI序列可以对其进行早期鉴别。
2.NIHSS评分与溶栓
多项研究显示,约1/3患者因卒中症状较轻或迅速改善而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最终却出现卒中不良结局。影像可以显示出持续闭塞的大动脉,即使症状上表现较轻或缓解,在神经功能恶化风险增加时起到提示作用。
3.扩大时间窗静脉溶栓
在超过溶栓时间窗时,可以结合核磁共振明确组织窗,进一步评估溶栓指征。
4.确定rtPA剂量
5.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的评估需要核磁共振提供颅内大动脉及侧枝循环等影像信息。
6.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间不明静脉溶栓
研究证实,核磁共振有助于对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间不明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评估。
7.出血风险预测
综上,MRI有助于Strokeminics鉴别诊断、病因诊断、组织窗与时间窗、出血风险预测、标准化与精准医疗,精准医疗与溶栓需要多模式MRI。
本公号推送文章,如有内容合作需求,请留言联系重症卒中君,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授权者请注明“来源:重症卒中”,谢谢合作!
欢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rhzl/1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