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治疗 >> 心肌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三位专家三个暖心的片段,隆冬中阜外华中的

来源:心肌病治疗 时间:2021-12-31

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

医院心脏中心

今年是个寒冬,近几日的郑州也格外的冷。天寒欲雪,果不其然,1月27日一大早就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呈现一幅“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景象。轻雪的笼罩下,医院崭新的门诊医技病房楼显得格外洁净。

虽是周末,但早晨7:50,暖意洋洋的特需门诊候诊室里已经排起了队。在医院坐诊信息栏里,显示出今天坐诊的,是三位在北京都一号难求的大专家。平时舟车劳顿赶到北京也见不上的专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号,这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这么知名的专家却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温和亲切,文质彬彬”

+

+

“这么知名的专家却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温和亲切,文质彬彬。”走出诊室,患者朱大爷十分感慨。他口中的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唐熠达。本科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在协和读完硕士和博士,之后又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医院任博士后及副研究员,唐熠达有着骄人的学历和履历。多年的临床工作,唐主任擅长冠心病的诊断、介入和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危重急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等都有精深的造诣,早已是名满天下的著名专家。

“真是抱歉,我感冒了,怕传染您,所以带着口罩给您看病。”面对每一位走进诊室的患者,唐熠达都要用手掩一掩口罩,解释一句。带着口罩说话,影响了声音的传递,所以每句话唐主任都特意放大音量。

七十多岁的朱大爷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现场量的血压高达/,唐主任不禁着急地说:“老朱,你是不是今天没吃降压药?这可不能忘啊,就像人吃饭一样,你能忘记两三天不吃吗?”朱大爷耳朵有点背,经常听差了医嘱,唐主任就反复解释,直到朱大爷复述对了,他再接着说下一条。

排在下一位的是53岁的李先生,一直被高血压和冠心病困扰,去年9月又刚做了下壁心梗的溶栓治疗。打听了唐主任的坐诊时间,就赶紧来咨询现在的用药方案。/,一测量,李先生血压可是不低。原来,他也是因为要来看病,怕有需要空腹的检查,特意没吃药。唐熠达一边为李先生写用药方案,一边叮嘱他,“降压药不能停,很关键,以后记得,来看病可以吃降压药,可以喝水,只要不吃主食就不影响检查。”李先生临出诊室的门,唐主任不忘又叮嘱了一遍同样的话。

越是饱满的麦穗,越是愿意低下它的头。一直走在医疗和学术最前沿的唐熠达用他的谦逊和平易近人诠释了这句话。

+

+

“没想到在家门口看上了曾经奔波全国也没能见到的大专家”

“真的是宋云虎本人吗?我们今天凌晨三点出门,从商丘赶到郑州,就是为了让他给看看病!”刘春和刘超姐弟俩捏着手中的医卡通、挂号单和一沓检查报告在候诊,有点兴奋又有点惴惴不安。

“我和弟弟都是肥厚型心肌病,你们不知道啊,我俩真的跑到北京阜外太多次了,听说宋云虎教授对这个病最有经验,可他手术太忙,坐诊现在排的极少,我们到北京去了好几次,可一次都没能见上。”姐姐刘春拉着医务人员,道起了姐弟俩北上求医的不易经历。

说起宋云虎,多少了解一点心外科的人,都会伸出的大拇指评价一句:牛。“医德上不负医生使命,专业上积极进取,技术上精益求精”,是宋云虎做医生努力遵循的原则。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医疗质量和技术创新。共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余例,其中冠心病外科手术余例,心脏移植余例。

早上八点,门诊开始叫号,弟弟拿着第一个号进入诊室。宋云虎认真地看了病例和影像诊断,“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舒服的?有没有在运动和饭后感觉症状更明显?”很快,通过一个个详细的问题,宋云虎立刻做出判断,刘超的病属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中端梗阻,十分少见,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出现的几率也仅仅为十分之一。他符合手术指征,可以住院进一步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而随后,姐姐的肥厚型心肌病虽然症状和弟弟相似,俩人的病却大有不同。“虽然你们姐弟俩都是肥厚型心肌病,具体上却有很大分别。你的症状更加严重,伴有多次晕厥史,你的压差太低,多项检验指标显示并不适合手术。你需要根据身体情况,做一个带有激发试验的彩超检查,我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式。”

“宋主任,您能来阜外华中,来河南坐诊真的是太好了!去北京那么多次也没见到您,我俩着急啊!”姐弟俩拿着诊断证明要去做具体的检查前,不忘向宋云虎教授致谢。“就来郑州这个医院,符合手术指征了,如果需要我来手术,医护人员会通知我的”,宋云虎笑着叮嘱姐弟俩。

“经验是全社会的,手术经验和特殊病例的讨论绝对是双赢的举措”

病房楼5楼西区,是大血管外科的病区。上午十点,医院8病区副主任钱向阳走进示教室。钱向阳是国内少数能独立完成主动脉外科领域各类疑难手术的医生,每年成功完成各种心脏及大血管手术余例。

没有寒暄和客套,几大张各类检查片子一字排开,直接进入病例讨论环节。作为科室里年纪最小的老幺,医师刘剑扬听得格外认真。“我们科室基本每天都要进行病例讨论,但每次和阜外的专家们一起讨论分析病例,我们都会有些不同的收获”。

“外科医生,能动手绝不吵吵”,是网络上流传的一句总结外科医生的俏皮话。钱向阳主任就是这样,在病例讨论过程中,他话不多,但每次遇到关键点,总是能一句切中要害,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造就了讨论的高效率。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外科医生,最重要的是快,能有效减少出血,加快病人恢复。”

“今天讨论的重点是钱主任擅长的胸腹主动脉替换术,这个手术只有世界级高水平血管外科开展,对技术要求极高。这手术我们平时也做,但不如钱主任的手术体量大,他的手术经验和特殊病例技巧,给了我们不少启发。”讨论会结束后,医师刘剑扬还在翻看刚刚拍下来的ppt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这就像一道数学题,不同的求证方法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但可能有更快捷完美的方法,我们的手术方案也是这样。病例讨论就是一个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优化方案的过程。不同的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今天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

年12月16日开诊以来,医院的国家级专家一直在医院坐诊、查房、手术、授课、教学,不仅有效提升河南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而且真正做到了让河南百姓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国家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时间和实践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前很多人都觉得,真正能让国家级专家前来坐诊、手术“不可思议”,现在,在医院,“不可思议”已经变成“习以为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专家

坐诊信息预告

黄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10病区副主任

擅长: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和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各期心力衰竭的评估和药物治疗。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心脏移植术前评估和危险因素的针对性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坐诊信息:

日期:1月31日上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rhzl/10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