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治疗 >> 中医治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麻疹来袭,如何防治不怕中医来帮你

来源:心肌病治疗 时间:2018-8-26

春天来了,麻疹似乎又猖獗了。麻疹是春季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近日,北京、陕西等多地疾控部门都发出提示,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已进入麻疹高发季,注意防控麻疹传播。小编听说,今年的患者当中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人,大家可要小心啊!那么麻疹是什么?中医对于麻疹又有哪些诊治方法?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麻疹?下面,小编来进行一一解答。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多流行于冬春季节。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以来,发病年龄推迟,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目前发病以散发为主,周期流行特征消失,重症麻疹减少,轻型、不典型麻疹增多。

中医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名麻疹,属温病范畴。

中医辨证论治1顺证(1)疹前期

[证候]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热势渐升,咳嗽,流涕,目赤畏光,泪水汪汪。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主要药物:升麻、葛根、荆芥、防风、枳壳、薄荷、木通、连翘、牛蒡子、竹叶、前胡、桔梗、甘草。

若高热无汗加浮萍,以助透疹散邪;咽痛明显加马勃、射干,以散风热、清肺利咽;热不高、无汗,冬季患病者可重用荆芥、苏叶、防风辛温解表。

(2)出疹期

[证候]皮疹从见点到透齐3天左右。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头面、胸背、腹部、四肢,最后手掌足底见疹,即为出齐,疹色呈暗红色的斑丘疹。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主要药物: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升麻、葛根、蝉衣、紫草、西河柳、甘草。

若疹点红赤、紫暗、融合成片者,加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壮热、烦躁、口渴者,加生石膏、山栀、黄连清热泻火;咳嗽甚,加桔梗、桑白皮、杏仁清肺化痰;齿衄、鼻衄,加藕节炭、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3)恢复期

[证候]从疹点透齐至收没3天左右。发热渐退,咳嗽减轻,疹点依次渐回。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舌质红,少津,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

若余热不清加地骨皮、银柴胡,以清肺退虚热;胃纳不香加山药、谷麦芽、神曲以健脾消食;大便干结加全瓜蒌、火麻仁以润肠通便。

2逆证

热毒炽盛者,可出现下列严重证候:

(1)热毒闭肺

[证候]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发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苏子、桑白皮、细辛、紫菀、款冬花。

若高热不退者,加黄芩、鱼腥草清肺热;喘甚者,加葶苈子、射干泻肺定喘;痰多者,加天竹黄、鲜竹沥清热化痰;疹点紫暗,唇绀面紫者,加丹参、红花、川芎活血化瘀。

(2)热毒攻喉

[证候]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下痰汤。主要药物:玄参、射干、牛蒡子、桔梗、贝母、瓜蒌、荆芥、马兜铃、甘草。

若乳蛾肿大加山豆根、马勃,口服六神丸加强清热利咽的作用;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腑。

(3)毒陷心肝

[证候]高热,烦躁,谵语,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紫红,或见鼻煽,甚则神昏抽搐。舌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治法]平肝息风,清营解毒。

[方药]羚角钩藤汤。主要药物: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川贝母、生地黄、茯神、竹茹、白芍、甘草。

 经验方疏表散

[药物组成]淡豆豉25克,山川柳9克,荆芥穗9克,山栀皮9克,大青叶9克,板蓝根18.8克,象贝母18.8克,白茅根18.8克,天花粉18.8克,润元参18.8克,广陈皮18.8克,条黄芩18.8克,冬桑叶12.5克,净蝉衣12.5克,赤芍18.8克,羚羊角粉1.6克。

[功效]散风清热

[适应证]麻疹,肺卫表证。

[用法用量]颗粒散剂,每包1.8克。一日总量,一岁一包,3岁两包,6岁4包,分2~4次服。

葛根解肌汤

[药物组成]葛根6克,牛蒡子6克,荆芥穗6克,前胡6克,防风6克,连翘6克,金银花6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功效]辛凉宣透。

[适应证]麻疹初期。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化毒清表汤

[药物组成]粉葛根2.1克,薄荷1.5克,地骨皮2.4克,牛蒡子(炒)2.1克,前胡2.1克,连翘2.1克,防风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玄参3克,知母2.1克,白木通1.5克,桔梗2.1克,生甘草0.9克,天花粉2.4克,淡竹叶3克。

[功效]辛凉宣透。

[适应证]麻疹出疹期。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清肺解毒汤

[药物组成]生石膏(先煎)10克,炙麻黄4克,杏仁8克,甘草3克,连翘9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12克,法半夏6克。

[功效]辛凉宣透。

[适应证]麻疹合并肺炎。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牛蒡山榷饮

[药物组成]牛蒡子、山楂各15克,蝉蜕、青皮各5克。

[功效]辛凉宣透。

[适应证]麻疹疹出不透。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适宜技术1.外擦法麻黄、浮萍、芫荽、西河柳各50克,布包水煎,加黄酒克,煮沸,使室内空气潮湿温暖,待药液稍温,揩额面、颈部、胸背、四肢、手背等,以助透疹。2.推拿疗法疹前期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擦迎香,按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推上三关,揉肺俞。出疹期拿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清天水河,按揉二扇门,按肺经,推天柱。疹回期补脾胃,补肺经,揉中脘,揉肺俞,揉脾胃俞,揉足三里。3.针灸疗法体针选肺俞、大椎、曲池。配穴:疹前期加列缺、合谷;出疹期加合谷、尺泽、足三里;并发肺炎者加尺泽、丰隆;并发喉炎者加少商、鱼际、内庭;并发肠炎者加天枢、大肠俞、阴陵泉;神昏抽搐者加水沟、十二井穴、印堂、神门。施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水沟宜久留针,风门、肺俞穴出针后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2次。4.熏洗法西河柳克,水煎熏洗全身。5.中成药(1)小儿紫草丸:口服,每次一丸,一日两次。有透疹解毒、清热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见形期。(2)六神丸:口服,每次2~6粒,每日3次。用于麻疹逆证时并发咽喉炎。(3)银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液:每次一丸或一支,每日2~3次。用于疹前期、出疹期之初,功能辛凉解表透疹。麻疹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麻疹类疫苗初种为8月龄儿童,在18—24月龄时再接种一剂次麻疹类疫苗,到6岁时再接种第三次。未感染过麻疹、且既往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去医院就诊时应戴上口罩。确诊后,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或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儿童出现麻疹后,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注意饮食、加强锻炼。补充营养,多喝水,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生活规律,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请单击“阅读原文”,了解医考在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