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心脏病杂志》(EHJ)上发表的欧洲心肌病注册登记研究显示,约有40%的心肌病为遗传性疾病。
”欧洲心肌病注册登记研究是欧洲首个心肌病多国注册研究。作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ORP(EURObservationalResearchProgramme)的一部分,该注册登记研究纳入了来自18个国家69个中心的名心肌病患者,包括了四种心肌病亚型:肥厚型心肌病(HCM,n=)、扩张型心肌病(DCM,n=)、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n=)和限制型心肌病(RCM,n=66)。
图1研究设计
图2各国招募患者比例的饼状图
研究人员在EHJ上报告了该队列的基线特征和管理策略,其中约40%的患者为遗传性心肌病。因此,对心肌病患者的亲属加强心肌病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人员指出,患者的确诊年龄差异很大,最小的不足10岁,最大的超过70岁,不同心肌病亚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
图3每种心肌病亚型的确诊年龄分布
不同心肌病亚型患者在家族史、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核磁共振检查(MRI)、基因检测、除颤器植入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P<0.)。
与先确诊的心肌病患者相比,亲属的确诊年龄较小(中位年龄,39岁vs.50岁;P<0.),但他们的症状和除颤器使用情况类似。因此,研究人员表示,尽早发现有基因突变的亲属,就能更好地管理他们,并能预防包括猝死在内的并发症。
数据显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ARVC患者(39.2%),RCM患者最少见(1.5%)。房颤在RCM患者中最为常见(48.5%),在ARVC患者中最少(14%)。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诊断检查不合适,患者可能因此错过了植入ICD或起搏器的救命良机。
研究人员建议设立心肌病诊治中心,中心必须具备识别致死性心律失常、进行MRI或其他检查来检测心功能、研究心肌病罕见病因、进行基因检测并对患者亲属进行基因筛查的能力。
总之,该研究显示了遗传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在整个队列中将近40%有家族史,由于有三分之二的亲属是通过家族筛查确诊的,所以对患者亲属进行评估十分重要。另外,亲属登记数量相对较少(不到五分之一),表明家族筛查仍存有很大差距。在总队列中,中位确诊年龄相对较低,除RCM外,所有心肌病的确诊年龄都≤50岁。但是,确诊年龄分布出乎意料的“宽”,所有心肌病亚型的“极度上限”年龄超过70岁,HCM和ARVC的“极度下限”低于10岁。这些结果显示,比当前10岁门槛更早开始家族筛查可能是有益的,将家族筛查或随访延伸到当前推荐的50~60岁年龄之外可能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资料:
[1]ErikSwain.4in10cardiomyopathieshavegeneticbasis.Healio.January29,.
[2]CharronP,etal.TheCardiomyopathyRegistryoftheEURObservationalResearchProgramme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baselinedataandcontemporarymanagementofadultpatientswithcardiomyopathies.EurHeartJ.Jan24.
医脉通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