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治疗 >> 中医治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遇到这五个情况,就是房性早搏在不留痕迹的

来源:心肌病治疗 时间:2018-1-21
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过早搏动,又称房性早搏、房早。它是起源于心房异位提前的心脏搏动,非常普遍。

频发房性早搏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引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劳累、激动、饮酒、饱食等因素出现,也可发生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心内、心外病情基础上。

一、频发房性早搏的危害

1、早搏后果的严重与否,和早搏的种类、发作频率、是否伴发基础性病变都存在关联,需要通过全面检查。

每分钟早搏出现超过6次即为频发,频发房性早搏可能影响正常血供,伴发器质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病变则往往较为危险。

2、极为频繁的频发房性早搏期间可使脑循环血流量急剧减少,在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时,脑循环血流量能减少40%之多。

对于具有正常脑血管的患者来说,尚易于耐受,但在脑动脉有病变的患者中,则将出现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如眩晕、乏力、视力模糊、偏盲、惊厥、晕厥、局部麻痹或轻瘫,甚至抽搐和精神异常。

、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脏早搏可能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增加心肌缺血、心衰的发生风险,甚至由于室颤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需要积极治疗。

4、根据临床统计,频发房性早搏可引起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

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其症状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5、不同患者由于病情的差异,发生频发房性早搏后果也有区别。早搏的性质、是否频发、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常常用于评价其危险程度。

二、正常心脏传导系统

遇到这五个情况,就是房性早搏在不留痕迹的危害你!所以我们要从根上了解如何才能远离他们,或者当他们发生时怎么处理。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和/或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

三、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为过早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产生机制包括:1)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2)折返激动;)触发活动。

根据异位搏动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其中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房性次之,交界性比较少见。

心电图共同特点:

联律间期:异位搏动与窦性搏动间的距离(X);代偿间歇:(Y)。

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定的配对规律:如:1个正常+1个早搏称二联律;2个正常+1个早搏称三联律。

按其起源部位分为单源性期前收缩和多源性期前收缩(同导联2种或以上)。

四、房性早搏

心电图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P’-QRS波,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sec;代偿间歇不完全;有时早搏之P’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称为房早未下传。

五、实例

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波与窦性P波不同,P`-R大于0.12s,QRS为室上性,偶见宽大畸形(差传),代偿间歇不完全(配对时间+代偿间歇2P-P)。

本图可见2个提前的P`-QRS-T波群,前一个QRS为室上性,后一个宽大畸形(伴室内差异传导)。提前出现P`波为主要鉴别点。

心电图诊断:房性早搏,部分成对出现并伴差传。

六、房性早搏的治疗

关于房性早搏的治疗,我们可以看下这篇文章(点击标题即可看全文):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病》连载(1)早搏是怎么回事?

在此只提供下马宝琳的几个重要建议:偶尔有个早搏不需要治,频发早搏还是需要治,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治疗很有效。

1.频发房早是房颤的前奏;频发室早是严重心脏病的前奏;

2.身体要养、不能造,早搏是心脏的预警;

.不是频发的不用治;不难受的不用治;

4.偶尔劳累喝酒喝咖啡熬夜导致的,休息几天好了的不用治;

5.需要治的,一定防止那三个“坑”!

6.已经掉到坑里的,药物减量一定要慢慢减,否则会加重。

所以对于早搏的危害,患者们应加强自我保护意思,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健康合理的生活,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换自己一个安心的未来。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