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医院心血管二病区的病房中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60岁的彭阿姨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战胜了顽疾,身体逐渐康复。
这位患者彭阿姨,平日里总是胸闷心慌头晕,有时候还有一些胸痛,但一直没引起重视,最近两个月,稍微一活动,就会胸闷加重,甚至有些呼吸困难。被诊断为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不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是又不愿意进行传统的心脏手术。为了选择创伤小的介入治疗,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彭阿姨一医院心血管二病区。
不开刀就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
说到这个患者,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贺铿表示,患者来就诊时,心肌明显肥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室间隔最厚部分已达到了23mm(正常厚度约6-10mm),伴有严重梗阻,并有二尖瓣严重收缩期前向运动及关闭不全,如不行手术治疗流出道梗阻,患者随时出现猝死的可能。
针对彭阿姨的病情,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论证。鉴于患者年龄较大,进行化学消融PTSMA适应症很关键。一旦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势必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在行左心室导管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后,为增加手术安全性,同时确保疗效,专家们决定创新性应用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对患者进行室间隔支血管的栓塞介入治疗。
确定了手术方案,通过主刀医师、手术助手,以及导管室整个团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通过5ml注射器经OTW球囊中心腔缓慢推入2ml无水酒精后,压力明显减低,左室心尖部/26mmHg,主动脉根部/92mmHg,并连续记录压力曲线,静息LVOPG:35mmHg。术中患者的左心室压力阶差就明显下降,术前术后LVOPG阶差降低达71mmHg,证明此法疗效显著。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肥厚型心肌病成为青少年猝死的首要原因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病变常见是左心室室间隔心肌肥厚,导致心脏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称为“肥厚性心肌病”,当肥厚梗阻的压力差达到50mmhg以上就需要做手术疏通,否则会引起头晕、胸痛、手脚麻、晕倒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
贺铿副主任医师指出,肥厚性心肌病是遗传性疾病,与基因有一定的关系,小孩到老人都有可能发病,不过往往出现症状的是中老年人。这是因为心肌肥厚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儿童时期心肌肥厚梗阻的压力差不明显,不做激烈运动的话,患病的孩子是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激烈运动以后压差变大,就可能会出现胸痛、晕倒的情况。
心血管内科专家提醒,青少年猝死的首要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如果有心绞痛、胸闷,头晕的情况,怀疑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建议做心脏超声,观察左心室流出道的情况,即可发现。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建议一级亲属每三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以了解疾病发展。
及时发布健康时讯,科学提供健康指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