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某,女,4岁。
患儿6日前发热、咳嗽、流涕、眼胞浮肿,泪水汪汪,倦怠思唾,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苔白,口腔颊部见“麻疹粘膜斑”,已服辛凉解毒透疹之剂肌注柴胡和庆大霉素。
现身热躁扰,麻疹不适,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喂服1剂,热减疹透,疹色红润,分布均匀;继以前方加花粉、石斛,生津解毒;再用甘淡之品益胃化湿,渐康复。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
上期原医案
五岁女孩,三个月来下午低烧,久治不愈。
面白,体瘦,食少,精神萎靡,大便干,日一次,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正常。
诊为虚劳。
处方: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
2剂后,热退神增,精神转佳。7剂后复诊,仍有低烧,依方继服14剂。按语
观本案脉证,属气虚发热无疑。《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治当培补中气,调和阴阳。待中气建立.阴阳平衡,则发热自退,此王旭高所谓“土厚火自敛也。”(李风翔医案)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伤寒论》第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注:本栏目中所涉及的医案、中医经典原文、注解、翻译等内容均整理自网络,仅供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使用,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rhzl/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