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早期表现
胸痛 胸痛是心脏病最典型的表现。当心脏发生冠脉缺血梗死时,心肌因为缺血,收缩乏力,就会表现为胸痛。如果是稳定性的心绞痛,则可能是在劳累后发生的,一般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恢复;如果是心肌梗死,则发生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这个时候需要紧急就医。 呼吸困难、胸闷 心脏发生病变,其舒张和收缩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引起体循环充血和肺循环障碍,肺部广泛水肿和充血,引起呼吸困难和胸闷。如果60岁以上男性无明显的肺部疾病出现呼吸困难和胸闷,则首先考虑是心脏的问题。 嘴唇发紫 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或者心肌疾病,以及心衰,患者心脏的射血能力大大减弱,导致末梢循环很差,导致嘴唇、指尖等部位的血供很差,就会表现为嘴唇发紫。 下肢水肿 很多人认为水肿是肾脏疾病,其实不然,下肢水肿很可能是心脏疾病导致的。比如右心衰。当心脏发生右心衰的时候,体循环大量充血,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大幅下降,导致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出现下肢水肿。 头部表现 心脏病之所以会导致头部出现症状就是因为心脏的泵血能力大大减弱,引起脑供血不足。而脑组织中有大量的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血液和氧气来维持正常的机能。如果供血出现减少,那么势必会导致脑细胞大量坏死,出现头晕、头痛和呕吐的现象。 心悸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非常有节律的,但是如果因为病变导致心脏的跳动不受控制出现非节律性的跳动,比如房颤、室早、室颤等心律失常时,就会表现为心悸,胸闷不受控制。如果频繁出现心悸,应该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心脏病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胸痛,很多时候患者就医也不仅仅是因为胸痛,因此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判断非常重要。当然了,了解了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其致病因素的控制也相当重要。这些因素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其中不可控因素主要为年龄、性别、和遗传。研究发现,心脏病的好发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有关。而心脏病也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 对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是对于可控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从而达到预防心脏病的目的。比如,严格控制油脂、盐、糖分的摄入,避免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出现,同时戒酒戒烟,把这些导致心脏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杜绝。同时,要严格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对于预防心脏病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