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苔藓又称毛周角化病或毛发角化病,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在毛囊口内有一个小的角质栓或大如针头与毛孔一致的角化性丘疹,伴有程度不等的毛囊周围红斑。在所有种族约有50%的人可发生毛发苔藓,轻型患者常于儿童期发病,至青春期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皮疹可逐渐好转,故本病可视为生理性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一独立性皮肤病或为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营养缺乏可诱发本病。在Cushing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可增高或使病情加重,提示内分泌代谢障碍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有可变的外显率。发病与18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基因易位和缺失有关系。在女性患者提示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上臂的后外侧(92%)、大腿伸侧(52%)和臀部(30%)。严重病例还可发于面部、肩胛、前臂和小腿,偶见为泛发性分布。单个皮损为针头大而顶部尖锐的毛囊性丘疹,呈暗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色。丘疹顶端有一个灰褐色或灰白色的圆锥状角质栓,是由浓缩的皮脂分泌物和毛囊的上皮细胞聚集在毛干周围而构成,其中可见一根毳毛穿出或蜷曲其中。剥去角栓后,其顶端留下一个微小的杯形凹窝,其凹窝中很快又有新生的角栓长出。有些患者角栓不明显,而多数大如针头的角化性丘疹。皮损发生于每个毛囊口处,不相融合,簇集成群,类似“鸡皮”外观。毛囊周围常有红斑,当红斑显著时称为毛发红色角化病。有的病例仅见毛囊性红斑而不见角栓,严重受累的毛囊可出现一个微小脓疱。本病常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微痒。
组织病理
毛囊口扩大.内有角栓.其中含有一根或多根扭曲的毛发.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可有轻度炎细胞浸润。
治疗
本病经过慢性,治疗非常困难。重者内服维生素A,维生素E可以减轻症状。可外用保湿类及含有水杨酸、果酸的护肤品,必要时可外用有调节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异常、去除角质栓、减轻色素沉着及抗炎作用的药物改善症状。
皮肤科咨询电话-图文/宗雨晴审核/邱炜排版/武頔医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联峰路号
客服-(工作日8小时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zyzxjb/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