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郭女士,最近十来年,可以用“经历了多次死里逃生”来形容。
10余年前,她因脑膜瘤手术,开颅治疗,术后医生曾多次给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但最终战胜了病魔。虽然遗留下的后遗症导致她行动不便、反应迟钝,不过在家人的陪伴下,依然幸福地生活着。
年,病魔再度向她袭来,被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反复三次心律失常加重心衰,每次发作,都由送至我院,一次比一次惊险。尤其是第三次发病,入院前,心律失常诱发心衰加重,但因反应迟钝,耽搁5天,直到出现胸闷、纳差、不能平卧,来院时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心脏大、心功能低,心衰指数超(正常小于),转氨酶-U/L(正常0-40),钾8.0mmol/L(正常3.5-4.0),多项指标异常明显。期间还一度出现血压不能维持,昏迷、呼吸暂停,经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血液滤过、气管插管等治疗,患者逐渐恢复了意识,呼吸、血压、心率渐趋平稳。
尽管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因患者病情重且复杂,反复可能性很大,心血管四科徐宏遵主任请王雷院长、集团首席医疗官夏岳院长、胡福莉副院长、吕志信主任等会诊,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患者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等问题,保守治疗难以纠正,不能同时解决心率时快时慢的问题,需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射频消融术。
确定治疗方案后,医生反复与患者及家人沟通,家属同意手术。考虑到因患者沟通表达能力有限,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又是一个大难题,特事特办,允许主管大夫杨荷主治医师全术程陪同,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心脏缩小了5毫米,心功能提高10%,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能在短暂不搀扶情况下,独立行走。
出院回访时,家属跟杨荷医生笑着吐槽道,老太太现在好多了,有精神,有力气和老伴拌嘴了,家里又恢复到以前的热闹了,我们打心里高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zyzl/1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