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1傅国胜
主任医师、留德医学博士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FACC、FESC、FSCAI、FAPCIS。现任浙医院心内科主任,浙江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冠心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中心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医院)主任兼培训导师,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再生医学创新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药心血管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十大“微感动”人物、浙江大学好医生等荣誉。
临床经验丰富,临床决策见解独到,是我国知名介入心脏病学专家,亚太地区经桡动脉治疗复杂心血管疾病的领导者之一,我省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推动者,先后多次应邀到香港、韩国、日本、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地区)做手术演示。培养硕/博研究生90余人,所领导的学科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重点研发专项1项、省重大疾病专项1项,省部共建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心血管再生医学、糖尿病心肌病变发表机制,特别是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持研发国内第一代生物可降解药物支架(NeovasTM),目前作为该支架的FIM和第一个RCT研究、注册单组研究的CO-PI,已经取得可喜结果,有望获得SFDA批准上市。发表SCI论文44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副主编学术专著5部。
2
蒋晨阳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导管消融学组副组长;中国心房颤动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电生理与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心律失常杂志》编委;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浙江省心律学会委员。
年至今,工作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曾赴沙医院心脏中心、法国Bordeaux电生理中心等接受系统的心内科临床和介入培训。
已帮助扶持医院心脏科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手术,荣获年度中国心律学会心电生理突出贡献奖。近年来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3部。
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心内科重症病人诊治和各种心律失常导管手术治疗(如: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导管根治术和缓慢型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尤其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Brugada综合症等复杂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和导管消融方面造诣颇深。
3
朱军慧
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卫计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委员,医院心内科“胸痛中心”工作小组负责人。
曾赴美国普林斯顿医疗中心进修冠脉介入治疗半年。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课题和浙江省卫生厅课题。目前主持和参与多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主要成员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在SCI收录杂志和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要从事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特别是经桡动脉途径处理复杂冠脉病变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4
盛夏
副主任医师
博士、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医学会心电与起搏分会委员,起搏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电生理学组成员。
年完成射频手术例以上,起搏器植入例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心脏内源性和外源性自主神经系统在房颤,房速和室速等各种心律失常中的作用途径及可能的机制。围绕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JACC(IF14.23)上发表相关论文,目前googlescholar搜索被引用35次,被SCI杂志引用20次,其中包括JACC,Circulation,Naturereviewscardiology等高水平的杂志。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厅局级项目多项。
心内科常见疾病诊治,起搏器、His束起搏、CRT和ICD植入、程控和优化技巧;以及室上速、房颤等常见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5
孙雅逊
副主任医师、博士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大医院房颤中心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工作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子项目。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省级基金一项。已发现多个与猝死相关的基因突变。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中进行论文展示及大会发言。
主攻心电生理及起搏方向,致力于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等方面,对高血压、心肌病、猝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6
于路
副主任医师、博士
曾获医院心内科第一届“心锐医师奖“,年”中国好术者“比赛全国冠军。受邀至新加坡Novena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房颤消融带教演示。兼任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强生心电生理学员特邀带教专家,房颤冷冻消融全球带教专家。
主持或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1级期刊2篇。
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的介入诊疗工作,擅长各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手术,以及左心耳封堵技术,年独立完成各种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手术例以上。
7
杨莹
副主任医师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心血管病精准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心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卫计委面上项目等多项,共同参与专利一项。在JMCC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
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心血管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该领域有一系列课题和文章。
8
叶炀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英国伦敦barts心脏中心fellow和访问学者,浙江省心血管青年医师联盟成员,浙江省电生理起搏分会起搏组成员,曾赴德国Essen进行心衰器械植入培训。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及临床科研基金1项,发表10余篇SCI论著。
熟练掌握心血管常见疾病及心血管危重疾病诊治,专长于心律失常和心衰综合诊断治疗和管理,特别擅长起搏器,ICD,希浦系起搏及三腔起搏器植入随访和管理;擅长运用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脏疾病中诊断和评估。
9
张文斌
副主任医师
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浙大医院心内科医护联合第一支部书记、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德育导师,负责下沙院区心内科日常事务。担任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委会委员、医促会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委会委员、卫计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导师。
主持各类基金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质量杂志发表文章近10篇。
复杂冠心病介入诊疗、难治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
10
邱福宇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年8月至年8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血管研究基金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成员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并从事冠心病介入尤其是血管内影像学方面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11
姜冬梅
副主任医师、博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
目前共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基金2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诊疗;肺动脉高压的基础研究;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治疗;心血管内科临床试验Sub-PI。
12
金重赢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诊疗及相关基础研究。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参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项冠心病介入临床试验。发表SCI收录论文共计9篇。
冠心病介入诊治及冠脉腔内影像学评估,具有丰富的腔内影像学经验,目前担任中国青年医师OCT俱乐部创始委员、中国OCT创新俱乐部委员。
13
郑浩
主任医师、博士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参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尤其擅长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与介入治疗,特别是经桡动脉途径处理冠脉病变;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从事内皮祖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浙大医院心内科
-
长按识别左侧白殿传染吗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