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多次,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如果心脏的律动失去和谐,生命也必将受到威胁。房颤便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今天,微医君就和大家一起来说说关于房颤的那些事儿。
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症状多种多样,表现不一
首次发生房颤时的症状多数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同时伴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可能出现心绞痛、眩晕,甚至晕厥,有时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
患者身体状况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房颤发生时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受患者个体差异(如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的影响,有的患者刚发生房颤时,可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有的患者可逐渐适应,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接近正常,有些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症状与患者原有心脏病的程度以及房颤时患者的心室率有关。每次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仅数分钟,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它类型心律失常、酗酒或嗜酒、长期精神紧张、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
但是有6%-15%的房颤患者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已知的基础心脏疾病,也无其它常见触发房颤的原因,这种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根据目前的欧美指南和专家共识所制定的分类标准,房颤可分为:
(1)阵发性房颤:能在7天内自行终止,转复窦性心律(正常的心跳节律),一般持续时间48小时;
(2)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3)长程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
得了房颤,会有哪些危害?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心房颤动的人群患病率接近1%,按此计算,我国的房颤患者可能高达万。房颤不仅常见,而且危害严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
血栓形成和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所在。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以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从而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17倍。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不抗凝状态下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脑卒中。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一定的死亡率,而且现阶段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衰或年龄超过75岁等。
房颤发作时过快的心室率和节律不规则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以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会因此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
房颤的治疗目标有哪些?
房颤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
(1)转复窦性心律,使房颤患者恢复并且能长期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
(2)控制房颤发作时快速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预防房颤造成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避免诸如脑卒中等血栓栓塞的严重并发症。
(内容来源:微医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