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房颤是比较常见的,可以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卒中风险。但房颤在肥厚型心肌病病程和预后方面的影响还不很清楚。
作者调研了年至年Tufts医学中心肥厚型心肌病研究所位患者的数据。
在平均4.8±3.4年中有20%(/位)患者发生了房颤,其中74%(位)为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平均发作5±5次。这当中26%(78位)发展为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2±13岁,NYHA心功能在I、II级的占89%。房颤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
房颤患者中4%死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病因,年均死亡率0.7%。房颤直接相关的死亡贡献了0.1%/年,。
接受了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房颤患者,药物大多数是胺碘酮(位)或索他洛尔(78位)、射频消融(49)或肥厚心肌切除术时加迷宫手术(72位)。射频1年成功率44%,外科迷宫术为75%。
如果房颤患者有抗凝治疗,栓塞事件为2%。没有抗凝增加至14%。
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对不常见,持续时间和次数无法预测。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房颤不是导致心衰死亡、也不是心律失常致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其治疗后比较低的死亡率与没有房颤的患者区别不大。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房颤不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阻塞性卒中风险增加需要更积极的抗凝策略。
如果肥厚型心肌病反复发生缺血性卒中,需要考虑到患者有房颤可能存在。其中阵发性比较多见,建议积极采取抗凝策略。从这一组数据看,如果有房颤不抗凝其中风风险达14%,平均5年算相当于CHADA2Vasc接近3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