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核磁共振(MRI)影像技术的提高,其在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的诊断中被普遍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提高核磁影像的诊断水平,不仅是衡量临床能力的高低,也是医疗安全的保证。
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要求。天津中医院卒中中心的建立,也进一步加强医院建立医联体并进一步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开展脑血管疾病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核磁共振与社区医疗),期望通过本次培训,可使临床医生快速了解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如何快速读片、读片技巧以及对颅脑常见疾病的基本病变进行准确的辨别与诊断。
本次讲座共分三次完成,主要面向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医师、研究生及本科生。
主讲人介绍:张翔,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学专业,在天津中医院核磁室工作十余年,一直从事核磁共振的临床操作与读片诊断工作,长期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及规培研究生的授课任务。目前担任天津市放射学会肌骨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课程安排
5月24日14:00—15:30
第一课:核磁共振基本知识及如何快速读片
5月31日14:00—15:30
第二课:颅脑疾病的核磁共振诊断技巧
6月14日14:00—15:30
第三课: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要点
二、授课地点
天津中医院门诊五楼第一会议室
三、主办单位
天津中医院卒中中心
天津中医院青年博士会
四、承办单位
天津中医院脑病针灸部
天津中医院影像科
天津中医院急诊科
天津中医院脑外科
文稿提供:卒中中心、青博会
编辑制作:公共关系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1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