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部份心脏病婴儿进食时,或会发生以下情况:
·进食缓慢
·哺饲时气促或呼吸困难
·出汗增加
·容易呕吐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这是由于患病婴儿出现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令宝宝需要耗用较多氧气及能量维持呼吸,引致进食时没有气力,哺饲时间亦较其他婴儿长。
此外,他们较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如感冒、肺炎等。由于婴儿进食缓慢或因限制水量,进食的份量不足够,长此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足。部份病人的体重及身型会较同龄健康宝宝细小,父母必须有耐心并学习如何因应问题,改善宝宝的营养与饮食。
有效的哺饲秘诀1.少量多餐首先可尝试少量多餐,若婴儿无气力或啜食困难,可考虑改用针筒或小匙代替奶咀,甚至必要时由护士教导使用胃喉进食。
假如婴儿消化吸收良好,经医生评估后,可在人奶或配方奶粉中酌量加添营养粉。
2.改善呕吐
部份婴儿进食后容易呕吐,如患病婴儿并发肺炎或肠胃炎时呕吐可能更频密。可尝试减少奶量,请勿强迫进食。情况严重或婴儿不肯进食时,必须求诊。
若婴儿不是生病,但仍有持续性呕吐现象,医生会视乎情况给与药物服用或在奶粉内加特别物质,使奶粉质量变稠,减少呕吐。
3.卧姿
婴儿进食后最好的卧式是右侧卧,可用小枕承托背部,帮助进食后奶水由胃部流入小肠。此外哺饲后扫风完毕,尽量不要骚扰婴儿,可减少反吐。
您的宝宝需要什么营养?
初生至六个月
一般而言,首三个月的婴儿需要奶类哺饲。首选是母乳,因为易消化,有充足营养及抗体,也可增进母婴感情。若婴儿是进食特别奶粉,例如因腹泻而转食豆奶,事后可循序渐进地转回普通奶。
婴儿在四个月大时,可尝试加入少量稀释果汁、米糊、或婴儿食物等。初期婴儿或会不接受,父母需有恒心不断尝试。
六个月至一岁
六至八个月大婴孩可开始进食肉粥,肉类需搅碎或煮稔。当尝试新食品时,每次只选一种及极少份量开始为原则。同时观察婴孩对新食品有否敏感反应,若婴孩不肯进食,数星期后再尝试。
期间需观察婴孩有否对食物过敏,并留意婴孩的粪便以评估其消化能力。
一岁或以上
一岁后的小孩可进食烂饭并加入碎菜和碎肉。小童的饮食如成年人一样,切勿强迫或过份忧虑小孩的食量。
父母应表现轻松及用诱导方式培养小孩的饮食习惯,设计均衡饮食的食谱,及编排有规律的进食时间。
总结
每个患病小孩的进食,都会受到病情、体质及环境影响,因此上述的建议,应该按情况弹性处理。
孩子的生长与发育取决于父母的爱和均衡营养,作为父母必须有心理准备,可能需要分配较多时间在孩子的饮食上。
若对孩子的营养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医生、护士,有必要时需转介营养师给予专业指导。
资料来源﹕医院儿童心脏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