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治疗 >> 心肌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超级访问深度解读ESC房颤指

来源:心肌病治疗 时间:2021-1-9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共同颁布了《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及管理指南》,新指南是在年版基础上,整合了有关房颤的最新证据,不仅从诊断、治疗、用药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重要更新,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管理路径,同时一些长期存在的临床问题得到解答。新指南有哪些重要管理理念更新?房颤卒中预防更新了什么?抗凝治疗推荐和管理有哪些变化?背后涉及诸多重要推荐的解读和认识,CCMTV临床频道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王炎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周宁教授、医院李继文教授担任访谈嘉宾,一起深度解读ESC房颤指南,聚焦卒中预防和抗凝。

Q1

年ESC房颤指南在房颤诊疗方面都做了很多重要的更新,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首先在房颤诊断方面到底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改变?

周宁教授:新指南提出了临床房颤的定义,房颤的诊断需要心电图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或≥30秒的单导联心电图无可辨认的P波和RR间期不规则(房室传导未受损时)可诊断为临床房颤;房颤定义还包括心房高频事件(atrialhigh-rateepisode,AHRE,持续时间≥5min,频率≥bpm)和亚临床房颤。亚临床房颤包括确认为房颤、房扑或房速的AHRE,以及植入式或可穿戴电子设备记录到的经心内电图或心电图确认的房颤。

李继文教授:新指南最重要的改变是提出了“CCTOABC”的房颤综合管理路径,其中CC讲的就是房颤诊断,即为确诊房颤(ConfirmAF)、房颤结构化特征(CharacteriseAF),而ABC(AtrialfibrillationBetterCare)讲的是治疗。CC的第一个C是确诊房颤,新指南推荐在≥75岁人群及卒中风险高危人群中系统性筛查房颤(IIa,B);在高血压患者(I,B)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IIa,C)中机会性筛查房颤。

Q2

刚刚提到的“CCTOABC”的房颤综合管理路径,这个概念中的“ABC“请周宁教授再做进一步阐述。

周宁教授:ABC讲的是治疗,其中“A”是抗凝和卒中预(Anticoagulation/Avoidstroke),包括①识别低风险患者CHA2DS2-VASc男性0分、女性1分,②若CHA2DS2-VASc男性≥1分、女性≥2分进行卒中预防;评估出血风险,积极管理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③选择口服抗凝药物(NOAC或TTR控制良好的VKA),在没有NOAC禁忌症的情况下,指南推荐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NOAC(比如我们最常用的利伐沙班)优于华法林。

“B”是更好的症状管理(Bettersymptommanagement),包括①评估症状、生活质量(QoL)和患者偏好;②优化心室率控制;③考虑一种节律控制策略(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管消融)。

“C”是优化合并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Comorbidities/Cardiovascularriskfactormanagement),包括:①识别合并症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等),并进行优化管理;②改善生活方式(比如减重,规律锻炼,减少饮酒等)。

Q3

国内外指南中,都一致推荐抗凝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基石,在年ESC新指南关于抗凝和房颤卒中预防有哪些重要的更新?

李继文教授:房颤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前,都需要常规进行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新指南继续肯定CHA2DS2-VASc评分在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地位,其中第一个字母C-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heartfailure)的定义做了更新,包括临床心衰、客观证据确诊的中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及肥厚型心肌病。此外新指南仍强调,高出血风险患者不应停用口服抗凝药物(OAC),因其临床净获益更大;并特别提出,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xjbrhzl/8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