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哈粉问:能不能写一篇关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文章?过去也有哈粉问过:我什么检查都做了,没发现问题,可我就是觉得胸闷难受。那么推荐大家看看这篇: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冷不丁地心脏疼了一下——哎呦不好,是不是心梗了?走着走着,心脏突然扑通扑通乱跳了一阵儿——糟糕,是不是心律失常找上门来了?于是第二天,你推掉了原来的安排,请好假,医院,跑东跑西做了一大串抽血化验、心电图、超声心动,甚至平板运动实验之后,拿到了一堆“未见异常”的报告。在七分放心的同时,你可能还有三分疑惑:心脏明明没啥问题,怎么总是感觉不舒服呢?心脏神经官能症身体是个好演员如果恰巧说中了您的情况,那么您很可能得了“心脏神经官能症”。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最多见,在更年期女性中更是多发。顾名思义,这些患者并不是心脏出了问题,而是神经过于敏感。压力、恐惧、焦虑等不好的情绪都能让我们对心脏的感觉产生错乱。而且身体是个好演员,在情绪这个导演的暗示下,真的能把心脏病的症状表演得“栩栩如生”——越是担心自己“身体微恙”,那种隐隐的不适感就会越发逼近。轻者会有气短、无力、胸痛,或是心悸、心跳加快、眩晕等类似冠心病或心律失常的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等。而且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波动性大,有时候病来如山倒,但转移注意力以后可能就逐渐消失直至无影无踪,十分有戏剧性。如何治疗?调节身心是关键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可以说以一门艺术、一门修炼。药物治疗在这里就退居二线了,重要的是要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身心。这里哈大夫为您支几招,帮您远离“心魔”的折磨。1.运动疗法有氧运动、舞蹈、球类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的锻炼就能起到减压作用。事实上,WHO推荐正常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与其杞人忧天,不如迈开脚步,开始预防真正的心脏病,既改善了情绪,又促进了健康,岂不是一举两得?2.食物疗法维生素:只知道补充维生素C能抗氧化、抗衰老?太out啦!其实它也是对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物美价廉的秘密武器。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的宝库,但如果真的症状严重的话,就要补充纯维生素C片。另外,维生素B也很重要,最好服用复合维生素B,因为维生素B1、B3和B6三兄弟各展神通,才能保我们平安无恙。也不必买很贵的复合维生素片,药店里简单的复合维生素B片就可以了~绿茶:含有多种矿物质,能有效防止心脏神经官能症,其中含有的L-茶氨酸具有镇静、舒缓神经的作用。每次看着纤细的茶叶在水中缓缓飘舞,哈大夫都觉得心情很好呢~您也不妨泡一杯清茶,好好放空一下。3.药物治疗药物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中的地位颇有争议,因为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有一些研究表明苯二氮卓类药物(其实就是安定一类的安眠药)可以用于治疗,它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心脏病伴随的焦虑症状。另外一些研究认为,焦虑是患者察觉到躯体症状后产生的,而之所以产生这些症状,是因为过度激活的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在作怪。这往往多见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敏感的人群,因此大多数专家都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甚至在缓解心血管症状方面比苯二氮卓类药物更有效。并且β阻滞剂还能改善精神症状,且无药物依赖以及影响行为能力(比如精细操作等)的后顾之忧,所以很被看好。虽然心脏神经官能症只是个纸老虎,但哈大夫提醒您千万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心脏症状,不要直接归于情绪问题!一定要找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进行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才能做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最后用这句话来结束吧:“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往期回顾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评论哦~
心脏医学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oqin18.com/rhzlxjb/7875.html